为进一步激励广大少数民族医药工作者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中发挥更大作用,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对全国少数民族医药工作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辽宁省蒙医药研究所和辽宁省蒙医药研究所所长陶淑霞获此殊荣。
少数民族医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渐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辽宁省蒙医药研究所有着突飞猛进、日异月新的发展和变化。
辽宁省蒙医药研究所自主研发了38种蒙药制剂,挖掘、整理、出版蒙医药典籍20部,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目近40个,被评为辽宁省蒙医药传承基地和辽宁省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基地。2017年初,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充满民族特色的综合性大楼竣工完成,其不但设有传统疗术研究室、蒙医药炮制研究室等6个科研研究室,在陶淑霞所长的带领下,还建有蒙医药文化博物馆,展示蒙医药文物、古籍文献和古代医疗器械等3000余件展品,更好地传承了发扬了蒙医药文化。更具特色的是,蒙医药研究所设有建筑面积达4600平方米的蒙药制剂中心,保留了蒙医特色单人单方单配制的传统制药方法。5个车间共生产5个剂型106个品种的蒙药。今年9月份中国.阜新国际蒙医药合作交流大会的召开,更是打开了蒙医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大门。
传承蒙医药文化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创新,近年来,在陶淑霞所长的带领下,他们不断的开发、研究蒙医药在健康旅游、预防保健、医养结合、健康食品、康复等方面的潜力,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全链条、多环节开发运用蒙医药资源。提升蒙医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对脱贫攻坚的精准度、对绿色发展的带动度,为阜新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